101.大获丰收(1 / 1)

推荐阅读:

“正在算,您别急, 少安毋躁。”

“庄爷, 且稍候片刻, 这才只算了一小半呢。”两名老账房头也不抬,眯着眼睛,专注拨算盘。

事关重大, 怎能不心急呢?

庄松紧挨着其中一名老账房, 急不可待,勉强冷静答:“咳,行, 我不急!二位老先生慢慢儿算, 账目可是要呈交潘知县的,不容出错, 请仔细些。”

“这是自然。”

“官粮账目, 老夫不敢不仔细。”两名老账房郑重其事,时而拨算珠,时而提笔记数, 全神贯注, 有条不紊。

姜玉姝虽会打算盘, 但这批账册林林总总,堆得尺余高, 她的经验远远比不上老账房丰富, 只得眼巴巴等候, 绕着桌子转了一圈又一圈。

庄松只“冷静”小半晌, 便按捺不住,又开始念念叨叨,“唉,急死人,真个是要急死人了,到底有没有一千五百万斤?”

老账房稳坐如钟,专心致志,嘴里偶尔应付一两句。

但如此反复,俩账房不堪其扰,烦不胜烦,恼了!他们右掌压着算盘,无奈抬头,客气表示:“庄爷,您既叮嘱‘官粮账目不得出错’,老朽实在没法快啊。”

“与其干等着,二位不如去喝杯茶,待合算得明白无误了,再请二位过目,如何?”

很明显,此乃逐客令。

姜玉姝闻言,停下围绕桌子打转的脚步;庄松一听,挪开紧挨着老账房的凳子。

两人尴尬对视,同时点头,姜玉姝歉意答:“好。那你们忙着,我不打扰了。”

“不急,不急的。急什么啊?再急也不在这一时半刻。”庄松讪讪往外走,“行吧,我出去喝茶。”

翠梅、邹贵、衙役等人尾随,轻手轻脚,以免吵得老账房静不下心。

一行人刚迈下台阶,身后突响起“吱嘎”声,回头望去,见账房把门窗紧闭了!

翠梅小声说,“瞧,账房先生被咱们吵得烦了。”

姜玉姝叹了口气,“咱们的错。”

“嗳,不急,不急!走走走,喝茶喝茶。”庄松一挥手,率众离开。

于是,一行人枯坐,茶喝了三杯,账房仍门窗紧闭。

庄松坐立不安,意欲打探打探,“怎么回事?还没算出来吗?未免太慢了,我去看看!”

姜玉姝忙劝阻,“最好别去打扰人家。想必还没算完,你一打断,说不定数目就乱了,老先生要恼的。”

“这……唉!”庄松一屁股落座,仰脖灌了大半杯温茶。

深秋午后,秋阳和煦。

良久,姜玉姝掩嘴打了个哈欠,昏昏欲睡,疲倦说:“我熬不住了,得回家歇会儿,稍晚过来打听消息。”

庄松受郭弘磊之托,一贯尽力关照她,立刻答:“回去歇着吧,一有消息,我立刻告诉你,顺便商议下一步行事。”

“行!但愿是好消息。”说话间,翠梅搀扶姜玉姝,与邹贵一道,告辞离去。

由于身子愈发沉重,脚背有些肿,行走不便,走下缓坡后,姜玉姝登上马车,赶回家歇息。

片刻后

“吁!”

“到家喽!”邹贵跳下马车,熟练摆放方杌凳。

翠梅掀起厚实帘子,寒风便扑面袭来。姜玉姝冷得一哆嗦,裹紧袄子,已经弯不下腰了,小心翼翼,踩着方杌凳下车。

此时,里正带领数十个村民,帮助郭家,忙碌搬运木料,加盖羊圈。

姜玉姝一露面,相熟的人立即围上前,好奇问:“怎么样?今秋一共收了多少粮食?”

“账房正在合算,还没算出来,晚些才知道。”姜玉姝笑了笑,感激道:“辛苦诸位了。假如没有你们相助,断不能赶在下雪之前加盖羊圈。”

刘三平擦擦汗,憨厚答:“不辛苦,应该的。在场的大伙儿,家家户户都讨过羊奶喂孩子,加盖羊圈,理应出一把力。”

“这不算什么。羊越来越多了,肉不敢动,可羊奶富余,与其白搁着,不如给孩子们尝尝。”

姜玉姝高声邀请,“待会儿谁也别急着走,不嫌弃的话,请留下吃一顿便饭!”

众帮手乐呵呵,纷纷答应。

如今的刘村,人人以亲近郭家为荣,每当姜玉姝发话,堪称一呼百应。

寒暄几句后,姜玉姝回房小憩。

她一脱鞋,发现脚背更肿了些,倍感苦恼,叹道:

“怎么办?脚更肿了,唉。”

“无妨,肿得不算厉害。来,躺下,困就睡会儿。”潘嬷嬷扶她慢慢躺倒,拉高被子,安慰道:“方胜说了,这既是难免,又是因为过于操劳,东奔西走,累的。现已忙完秋收,趁入冬空闲,夫人踏踏实实休养一阵子,身体定会舒服许多。”

“嗯。”

姜玉姝闭上眼睛,倦意浓重,心却高高悬起,轻声道:“等庄主簿来了,记得马上叫醒我。”

“放心。”潘嬷嬷无奈叹气,“庄主簿一来,我立马告诉你!”

姜玉姝颔首,顿了顿,又蹙眉问:“周延和方胜,一大清早跟着军中大夫运药回营,至今未归。该不会出什么意外了吧?”

“应该不会的。”其实潘嬷嬷也担心,嘴上却宽慰道:“咱们辛辛苦苦,前后忙了年余,把半亩姜苁制成金疮药,只留些许自家用,其余全赠给边军,纵没功劳也有苦劳……别担心,估计老周他俩就快回来了。”

姜玉姝颔首,想再说几句,却精力不济,迅速入眠。

不知过了多久,她被耳边呼唤惊醒,迷迷糊糊睁开眼睛,见天色昏黑。

“姑娘,快醒醒,好消息呀!”翠梅弯着腰,喜笑颜开。

小桃蹲在榻前,兴冲冲道:“庄主簿来了,他说,两位老账房先生足足合算三遍,最终算出总数是一千五百二十四万斤!”

“嗯?”姜玉姝猛地睁大眼睛,急切坐起,“一千、一千——多少?”

“一千五百二十四万!”翠梅牢牢记住了。

姜玉姝瞬间心乱跳,掀被下榻,惊喜问:“真的有一千五百万斤吗?”

“不仅有,还有多呢,二十四万斤的零头。”小桃兴高采烈。

“天呐……”

姜玉姝欢欣雀跃,“我出去瞧瞧!”她想穿鞋,却弯不下腰,翠梅麻利帮其套好了,三人匆匆往外走。

堂屋里,人人大喜过望,欢声笑语阵阵。

庄松喜上眉梢,彻底撇开斯文架子,高挽袖子,大声问:“可否借文房四宝一用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郭弘哲一点头,不消吩咐,胡纲便飞奔去取纸笔。

姜玉姝不敢置信,迫不及待问:“真的有那么多吗?我简直不敢相信。”

庄松扭头,忙招手,“快来坐,商量商量!”他心花怒放,一扫之前坐立不安的愁模样,愉快告知:“我当时一听,也怕错了,为免大家空欢喜一场,就叫账房多算两遍,明白无误,确实是一千五百二十四万斤!”

姜玉姝落座,狂喜不已,激动道:“感谢老天爷,赏了一个丰收!太好了,总算能顺利交差。”

“哈哈哈,也总算能过个安稳年!”

胡纲取来笔墨纸砚,庄松接过笔,蘸了蘸墨,喜滋滋,盘算道:“写份公文报喜,明早我就回县衙复命,交完差,再忙一阵子,即可回家休息,等着过年。”

你能安心等过年,我们却仍不敢放下心。庸州一日未收复、战火一日不熄,全家便无法团聚。

姜玉姝笑脸黯了黯,暗自叹息,旋即振作,打起精神翻阅账目,分析道:“当初教切块时,为求稳当,我嘱咐各村一律至少留两个芽眼。谁知,十来个偏远村庄不知是听错还是故意,大部分一个芽眼切一块,悄悄多种了几百亩。如今一算,竟是那些村的产量更高。”

“哈哈哈,总之,没白忙活,天助我们也!”

“果然‘皇天不负苦心人’,幸甚!”

庄松春风满面,笑得合不拢嘴,催促道:“快把你家的红薯和姜苁情况报上来,一块儿写进公文里,禀报潘大人。”

姜玉姝愣了愣,屏息问:“这、这两样东西也可以报吗?”

“啧!”

庄松眉头一皱,恨铁不成钢。熟人之间,他直言不讳,小声指点,“只要情况属实,有何不可?从古至今,喜信层层上报,为的什么?为了邀功请赏!新粮大丰收,官府必将上报朝廷,机会难得,郭家应该趁机把能报的全报上去……你明不明白?”

自遭流放以来,姜玉姝一门心思侍弄农桑,卯足了劲儿想摆脱流犯罪名,听得眼睛一亮,点头如捣蒜,感激答:“明白,多谢庄爷指点!我只是不清楚合不合规矩,所以特地问一声。”

人逢喜事精神

最新小说: 凤盗天下:男神打包带走 天帝的摆烂人生 快穿:男主都对她一见钟情 宇智波家的轮回者 七零军婚甜如蜜,科研军嫂上大分 报告医妃,王爷他有读心术! 大唐最狂暴君 天地烈风 娇妻太会撩:禁欲老公又又又沦陷了 甲午之华夏新史